嘉定工业区地处上海西北部,现有户籍老人2.49万,老龄化率37%。在区委区府的重视支持下,工业区坚持以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、提升养老服务品质、推动医养深度融合”为目标,构筑广覆盖、服务优、品质高的社区养老新模式。
一、构筑15分钟服务圈,完善养老服务体系
高位推进,加速社区养老能级再跃升。工业区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,以制度建设深化创新,制定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意见》《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文件,涵盖养老设施建设、资金扶持、社区服务延伸等,每年养老事业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。不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综合水平,加强培训,今年园区1名养老顾问获评市级“金牌养老顾问”。
规划引领,推动社区养老设施再强化。以建设方便可及、服务专业、层次多元的养老服务设施格局为目标,在站点建设上持续发力。工业区现有2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、5个日间照护中心、1个社区长者食堂,实现村居标准化老年活动室、助餐点和老年人示范睦邻点全覆盖。结合邻里中心建设,促进养老与医疗、文体、商业、教育等设施整合,“十四五”期间将新增7个为老综合体,15个示范睦邻点,以日托、助餐、社会交往、文化、康养功能为一体的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日趋完善。
二、引入社会化力量,提升养老服务品质
统筹协调,促进服务资源再整合。引入社会力量,构建全链条式服务,创新打造“1+3+34+N”服务模式,以1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体为中心,3个片区日间照护中心为基点,向34个村居老年活动室、示范睦邻点辐射“N”项惠老服务项目,“e嘉乐”、爬楼机、辅具租赁、居家适老化改造、到家沐浴等智慧养老和生活照护类服务推陈出新,解决了老人从“下一次楼”到“洗一次澡”,真正把实事办到老人心坎里。多年来,工业区持续开展特色品牌“守护天使”“海上雅乐”“送戏下乡”等8个社会化服务项目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共开展1900多场服务,惠及3.93万人次,有序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、品质化保障。
为老“食”事,促进送餐服务再发力。工业区将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,通过“中央厨房+社区配送”,实行送餐服务“三结合”,实现助餐服务“无缝对接”,日供应量达460份,有效解决了老年人“一餐热饭”难题,切实办好民生“食”事。
三、依托专业化力量,推动医养深度融合
专业服务,激发服务效能再提高。作为第三批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,工业区整合专业医疗机构,打造社区认知障碍支持中心,完成筛查3876份,跟踪服务个案30人。在养老机构内完成3个认知障碍单元43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设置,提供专业照护服务,基本形成居家、社区、机构的认知症专业照护分流和服务闭环。
项目运作,彰显个性服务再关怀。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有效链接辖区医疗资源,以重点老年人群个案服务为切入点,为高龄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专业化、个性化医疗服务,每月服务130多人次,实现了医养联动互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