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真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围绕街道集中力量建设“6G创新创业新街区”目标,聚焦“高效行政”板块,从软、硬件两方面发力,通过空间“破界”、办公面积“让步”、办事窗口优化、服务功能扩大等方面改造,着力打造标准化、普惠化、均等化、智慧化的全方位服务体系,着力让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从“中心”走进群众“心中”。
阵地亲民 最大限度腾退办公面积
中心紧扣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,对原办事大厅设施设备进行整体改造,全面提升窗口服务环境和安全系数,包括门头检修、受理大厅合理分区、盥洗设施维护及适老环境改造等。在改造的过程中,按照“服务面积最大化、办公面积最小化”理念,最大限度腾退办公面积,将后台工作人员统一安排至两侧办公区域,大厅办公面积从40%精简至18%,办事窗口仅放置制卡机、双摄机、复印机、好差评机等设备,让社区事务办理全流程透明、公开,可追溯。此外,根据辖区特色绘制了民生服务地图,集中展示真新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服务阵地,以及党建引领下的就业服务矩阵等项目。中心同时也承接了党群服务驿站的功能,设置饮水机、血压仪AED急救设备、轮椅、老花镜、母婴室等便民设施,为快递小哥、办事居民提供歇脚、饮水的休息区域。
氛围亲民 制度保障优化绩效考评
依托党建引领,事务中心试点机构改革,全面精简组织架构,将原本的7大部门、12个条线工作有机组合,协调设立四部门一大队,分别为综合办公室、社会救助部、劳动保障部、窗口事务部及劳动协调队。通过开展“竞聘上岗”“科学轮岗"“定岗定责”等流程,选聘新一届支委会成员及主管团队,广泛挖掘后备干部力量,用制度建设保障中层及以上核心团队的带头示范作用。为不断理顺工作体系、营造比学赶超氛围,中心还安排专人常驻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对外,他是服务改进专员,集中处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工单、“好差评”系统问题、信访矛盾调处,负责受理登记、过程跟踪、服务改进等工作,实现“帮办、整改、反馈”的闭环联动。对内,他是绩效考核专员,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评价,为评选“业务明星”做好数据支撑。
服务亲民 数字赋能提升办事效能
提升“硬件”实现阵地亲民,完善“软件”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亲民。中心致力于将做好“首问赋能”列为年度比学赶超项目,前台创新安排3个工位,分别负责办事材料预审、自助终端机辅助使用,以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“帮办”工作,变“被动问询政策”为“主动提供服务”,努力做到在前台分流居民,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,提高办事效率。中心系统集成,打造了家门口的“政务便利店”,依托智慧赋能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制定、执行优化、风险预警、社会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努力做到“一头管理、一口受理、一次办成、全市通办、全年无休”。除“一网通办”自助终端机的辅助使用、“随申办”真新旗舰店的宣传普及、邻里中心“远程虚拟窗口”的推广运用外,今年还将试点“融合型服务·邻办理在线联办”服务,积极探索“菜单式”“定制式” “一站式”“云见面”的远程帮办服务。